日式酒吧源自台北的123456789條通,逐漸在台灣流行開來。這與早期台灣的貿易出口日商公司多集中於台北有關。日本文化中,男性下班後若不與上司或客戶應酬,往往被視為缺乏社交能力,工作崗位不受重視,甚至等同於沒有社會地位。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使得日本男性下班後常在外流連,晚歸成為常態。
隨著日本文化的影響,台灣逐漸產生了對日式酒吧的需求。早期的日式酒吧多為會員制,僅接待日本客人。店內威士忌價格不菲,最便宜一瓶也要4000元以上。這反映了日本文化中節儉與精算的特點,注重使用者付費的原則。
在日式酒吧上班,資深的媽媽桑(經理)會教導小姐或公主如何接待客人,細節包括:
這些規範旨在培養小姐成為溫柔體貼的「小女人」。穿著方面,沒有固定要求,依個人風格打扮,但不可過於妖豔。日式酒吧不僅是應酬場所,也是販賣初戀情懷與愛情氛圍的地方。
日式酒吧內的女孩風格多樣,反映個人特色。玩法上,受到日本「色大膽小」的文化影響,內心雖有情色想像,但實際上與一般Talking Bar無異,沒有誇張或特殊的活動。
隨著在台日本人減少,部分日式酒吧開始接待台灣客人。會日文的朋友可前往練習語言,不會日文的人也能體驗與台式酒店截然不同的氛圍。